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一语点中许多年轻人的心。
有种说法是,租房,是社会给年轻人上的第一课。这堂“第一课”,是在合理压力范围内让青年更踏实上进,还是直接将寄予大城市的梦想劝退,很关键。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提案和全国政协委员都聚焦这一议题。
“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年轻人大量涌入。但大城市住房因较高的购买和持有成本,一般租金较高,很多刚毕业的学生难以承受。”全国政协委员、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住房压力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一是大城市吸引人口流入,产生更多住房需求,致使住房供给不足;二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房价上涨速度较快;三是租房价格亦较昂贵。
他表示,青年住房困难若不能很好缓解,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即便青年留在大城市,高企的住房成本也会降低幸福指数。
去年,部分租房中介在疫情难关下反涨房租等事件,令年轻租户心慌不安。
“规范租赁市场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向中新社记者指出,应当从法律角度明确承租人的权益,规范市场秩序。
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快完善现代住房制度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提案》则指出,新市民、年轻人可能成为支付能力上不及购买商品房、下不及申购保障房标准的“夹心层”。应当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多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新市民、年轻人感受到“城市温度”。
提案还建议,土地供应需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从根本上解决住房租赁市场供给的“瓶颈”难题。此外,应推进“租购同权”,让长租房承租人有享受同等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利。
当有了数年积蓄和成家的打算,许多年轻人也希望在大城市购置自己的安稳居所。提案建议,应提高政策精准度,大幅度拉开公积金购房贷款与普通商业贷款之间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差异,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
莫天全还谈到,要解决青年群体购房困难,仅凭住房公积金制度还不够,可通过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贴息、补息来支持其购买首套住房。政府已经在做的提供经济适用房等举措,也需要大力推进。
采访中,几位委员不约而同谈到,近年,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新房市场限价销售、租购并举、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和人才公寓建设、发展长租公寓等举措。相信在政策一一落地执行之后,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将会逐步改善。这些城市的打拼者,在被他们照亮的城市会拥有自己的一盏灯火。(李晗雪 夏宾)
关键词: 让大城市青年房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